呼吸道阻塞急救法—哈姆立克法
呼吸道阻塞急救法—哈姆立克法
順暢呼吸與「呼吸道」、「呼吸動力」及「氧氣」三要素有關,當吃東西不慎噎住時,呼吸道受到阻塞,應立即暢通呼吸道,排除阻塞呼吸道的物品,確保呼吸三要素正常,恢復正常呼吸。
呼吸道阻塞,為年長者與嬰幼兒較可能發生之危急事件,今天就把相關症狀、預防及急救方法學起來,以備不時之需!
症狀
-
異物哽塞,是指異物造成呼吸道的阻塞,如小玩具、食物
-
呼吸道本身具有預防異物進入的保護機轉,如咳嗽反射及打噴嚏。當異物過大時,就無法藉此保護機轉排出體外,因而使呼吸道發生阻塞
-
當氧氣進入肺的途徑被阻斷,若不立即處理,可能造成心肺功能暫停,嚴重時甚至可能致死
-
異物哽塞所造成的呼吸道阻塞程度,可分為輕微跟嚴重
-
輕微:病人用力、不停地咳嗽,試圖將異物咳出,還能夠呼吸及發出聲音
-
嚴重:病人無法講話,或本有咳嗽但咳嗽聲漸微弱、可能會將兩手掐住脖子表現哽塞徵兆、無法呼吸、面部發紺或失去意識等
-
原因
-
咀嚼、吞嚥食物時講話或大笑,使食物誤入呼吸道
-
小孩將小物品吞食誤入呼吸道
-
昏迷或酒醉者之嘔吐物誤入氣道
-
臉部受傷後,假牙或血塊阻塞上氣道
預防
-
將食物切成小塊再進食,尤其是戴假牙者、老人及小孩
-
咀嚼、吞嚥食物時,勿高談闊論,縱聲大笑
-
小孩口中有食物時,勿邊吃邊玩或奔跑
-
勿讓小孩將食物隨意拋入口中(如花生米等小粒零食)
-
勿讓嬰幼兒玩小件物品,如硬幣、鈕釦、珠子等,以免誤入氣道
處置
1.適用年齡1歲以上
(1)輕度異物哽塞 –鼓勵咳嗽
-
詢問是否噎到了?
-
鼓勵病人咳嗽,絕不要去干擾病人自發性的咳嗽和出力的呼吸
(2)重度異物哽塞(病人清醒)-哈姆立克法
-
詢問是否噎到了?
-
抱
-
在病人後面,雙腳成弓箭步、前腳膝蓋置於病人胯下、上半身靠近或貼緊病人背部以穩住病人
-
一手握拳放於上腹部正中線-肚臍上緣(孕婦及大胖子按壓部位為胸骨下半部),另一手抱住置於上腹的拳頭
-
-
壓
雙手用力向病人的後上方快速瞬間重複推擠,且隨時留意是否有異物吐出
-
重複「壓」直到病人恢復正常或異物被排除為止
(3)重度異物哽塞(病人意識喪失)-心肺復甦術CPR
-
1.儘速撥打119
-
2.小心迅速地讓病人仰躺於地上
-
3.挖
打開病人的呼吸道,同時間若發現病人嘴內有可見的固體異物時,應先將病人頭部側向一邊,以手指清除
-
4.吹
若已清除或無可見的固體異物時,給予吹氣
-
5.壓
若氣吹不進去或胸部沒有升起時,應立即實施心肺復甦術,按壓胸部(胸骨的下1/4處,約兩乳頭連線的中點)30次(約每秒2次)
-
重複「挖-吹-壓」直到恢復呼吸或救護人員抵達接手救護
(2)適用年齡1歲以下
(1) 病人有反應-拍背壓胸法
-
拍
-
施救者抱著嬰兒坐在椅子或床沿邊,一手支持嬰兒的下巴、頸部與前胸,手臂放在大腿上,頭比軀幹低,面朝下
-
用另一手掌根在兩肩胛骨中間用力擊打5下
-
-
翻
雙手保護頭頸部,以兩前臂將嬰兒夾在中間,一邊固定並保護嬰兒的頭頸部,一邊將嬰兒翻轉成面朝上姿勢
-
壓
以單手兩指法給予胸部(乳頭連線中點的正下方胸骨處)按壓5下
隨時留意是否有異物吐出跡象,重複「挖-吹-壓」直到恢復正常或異物被排除為止
(2) 病人無反應-心肺復甦術CPR
-
儘速撥打119
-
挖
應打開病人的呼吸道,同時間若發現嘴內有可見的固體異物時,應以手指小心清除
-
吹
若無可見的固體異物時,給予吹氣1次
-
壓
-
若氣吹不進去或胸部沒有升起時,實施心肺復甦術以單手兩指法給予胸部(乳頭連線中點的正下方胸骨處)按壓30次(約每秒2次),同時要目視是否有異物吐出或阻塞解除的現象
-
重複「挖-吹-壓」直到恢復呼吸或救護人員抵達接手救護
參考資料:內政部消防署、健談、元氣網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