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憂鬱症
你常關懷家中長輩的心理情形嗎?
看似一般憂慮,卻可能罹患了老年憂鬱症
今天來了解「老年憂鬱症」!
甚麼是老年憂鬱症
老年憂鬱症常被誤認為一般老化而忽略,老年憂鬱不只是感到難過、疲累,還會牽涉到更嚴重的情況
嚴重時會有自殺傾向,老年人自殺率為年輕人2倍,其中大多有老年憂鬱症傾向
老年憂鬱症包含身體症狀表現的「假性憂鬱」,如比平常沒精神,開口閉口就抱怨,「老了,什麼都記不住,頭殼壞去,沒路用了啦!」當長輩說出這種話,可能不只是普通抱怨,或缺乏食慾、睡眠不佳,當心可能是老年憂鬱症徵兆!
以下為罹患憂鬱症危險因子:
-
容易緊張和焦慮
-
身體狀況不佳
-
喪偶、獨居
-
社交孤獨
罹患憂鬱症的原因
老年人口增加及網路使人際關係出現變化,長輩會有跟不上時代的想法,導致容易與家人起衝突進而引起憂鬱情緒
長輩有些年輕人不能體會的心理問題,包含角色轉變,像是在職場上的成就感消失;相伴一輩子的伴侶、同甘共苦的朋友相繼離世;小孩離家;社會脫節感;老化帶來的機能退化與疾病等。這些沉重情緒,使長輩慢慢變得空虛、無力,導致憂鬱症
此外,與情緒關連的神經傳遞物質「血清素」隨年紀增長而變少,當血清素不足,容易產生心理情緒問題,也會讓額葉功能變差,使人意興闌珊或焦躁不安
老年憂鬱症高風險族群:
-
年輕時自我要求高,喜歡控制大局
-
憂鬱症家族病史
-
重視工作,退休後失去生活重心
如何共同面對
-
好好陪伴溝通:多與長輩聊天,若長輩有憂鬱傾向,要更有耐心地溝通,增加其信心、生活動力與動機
-
協助接受心理失落感:站在長輩立場、傾聽心情,讓長輩真正感受到關心與關懷
-
多陪伴多運動:在身體能承受範圍,進行伸展型體操、健走、簡單有氧運動
-
找新的生活重心:轉移憂鬱情緒,讓長輩認為自己是被需要的,減緩憂鬱傾向,減少復發機率
資料參考: 康健、heho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