聰明進補 薑母鴨健康吃
隨著天氣轉涼,進補的季節又來了!
想吃暖呼呼的薑母鴨,卻又怕上火嗎?
今天教你4招放心享用美食抵禦寒冷!
鴨肉低脂高蛋白
薑母鴨在天冷時食用可暖身驅寒。鴨肉本身性涼,搭配熱性薑母可以中和,再佐適量米酒、麻油料理,是冬日溫補湯
鴨肉含豐富蛋白質,脂肪量相較牛、羊、豬更低,還富含鐵質、維生素 B 群、維生素 E
薑母含有抗發炎的「薑辣素」,促進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,改善手腳冰冷;黑麻油的維生素 E、芝麻素是天然抗氧化物,可清除自由基對人體傷害;米酒為藥引,有助萃取中藥材精華,去腥更去寒,湯頭越煮越香
擔心吃薑母鴨火氣大,該怎麼吃才健康?以下分享進補 4 大原則,降低熱量攝取減輕身體負擔,立冬也能安心享用薑母鴨
4大原則安心吃
-
蔬菜入鍋去油膩:
青菜、菇類是低卡高纖食材,具飽足感又解油膩,能增加「涼性」,讓薑母鴨不那麼燥熱。待湯頭酒精揮發後再放菜,能避免苦味,吃起來更甘甜
-
澱粉主食懂代替:
吃鍋時常加的玉米、芋頭、南瓜、地瓜都是全榖雜糧類,和米血糕一樣都是澱粉,可等量取代白飯和麵線等主食
-
撈除浮油湯適量:
喝湯時可以過濾雜質、去除表層油脂,以減少熱量攝取,以吃料為主、少量喝湯,進補營養更全面均衡
-
聰明吃幫助消化:
食用時細嚼慢嚥,避免吃太快。飯前喝青梅汁可刺激胃酸分泌、促進腸胃蠕動,飯後起身慢走能解脹氣
貼心提醒
-
冬暖食補,薑母鴨特別適合手腳冰冷者,需注意油脂份量,均衡菜肉攝取
-
腸胃敏弱、三高族群要謹慎食用,建議諮詢醫師、營養師
資料參考: HEHO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