拖延 也會拖出病!
你也有這樣的習慣嗎?明明早該做完的事,卻總是一拖再拖、拖到截止前一刻才完成
「拖延症」是指在能夠預料事情後果的情況下,仍然要把計劃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,是一種普遍存在的、有害的自我調解失敗形式。
研究發現,拖延症的人心底清楚得趕快行動,卻又貪圖逃避時的快感,任由待辦事項橫在心中,長期下來不但會引發焦慮、煩躁、自我否定等身心問題,也會拖累睡眠和生活品質,甚至誘發憂鬱症,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等問題!
拖延症的危害
懷疑自己
-
長期不能按時完成某項工作時,會對給內心造成影響,變得不自信,懷疑自己的人生
精神萎靡
-
沒精神,對事物都不感興趣,懷疑自己有疾病
心理扭曲
-
家人朋友批評懶惰,自身心理產生厭倦的情緒,不管是生氣、嫉妒還是嫌惡等都可能引起拖延症
變得自我
-
拖延症並非對所有事情都拖延,而是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拖延,因此常認為自己只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對的
出現焦慮
-
工作和學習的不突出,拖延成了恐慌,開始否定自己,貶低自己,從而產生焦慮,甚至出現厭世情緒
拖延症的解方
善用時間管理
-
帕金森定律:將任務拆解成一個個的小步驟,限縮步驟完成的時間
-
醃黃瓜罐理論:排定今天必須完成的重要與瑣碎事項
創造最少干擾
-
排除分心事物,如關掉網路、拔掉音響插頭、書桌保持乾淨
調整完美主義
-
適度的完美主義很好,過度會影響生活品質
-
缺陷時常存在,試著將標準放低一些
獎勵自己
-
階段性獎勵完成目標後的自己,獎勵間隔設得短些,會更有動力
開始了會更容易
-
覺得某件事困難而不去開始做──就永遠不會開始
-
通常開始、投入進行,都會找出完成它的方法
-
在意識到自己打算拖延前,數到5,然後開始做!
參考資料 : 今天頭條、康健、職場熊報、Bella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