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健康檢查」年齡很重要!
隨著飲食西化🍴影響,慢性疾病漸漸年輕化,預防疾病成了人們保持健康的重要課題!
🧐但你知道針對不同年紀「健康檢查」重點項目也大有不同嗎?讓我們一起看下去~
一、20-29歲
👼🏻狀態
👉體內抗體可能已經低於正常防禦水平,身體處於防護力不足的危險情況⚠
👉開始進入職場,接觸人群層面變廣,各種肝炎、消化道感染的機率增加
🧾建議
👉傳染病篩查,比如肝功能各項指數和血液檢查
胸部X光,因為肺結核在年輕人中也不少見
二、30-39歲
👼🏻狀態
👉在職場工作一段時間,易因飲食不正常、外食多、少運動而肥胖,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
👉長期工作壓力使得腎上腺皮質素過度分泌,容易造成血糖升高,發生糖尿病前期症狀、脂肪堆積、三高等慢性病
🧾建議
👉新陳代謝方面的血液生化檢查
👉常見的腫瘤,特別是有癌症家族史者,如女性乳房超音波
👉有抽菸習慣者,提早進行肺部檢查
👉飲食不正常、有胃部不適或排便問題的人,可做腸胃鏡檢查
👉一年做一次血糖檢查,包括空腹與餐後血糖,必要時增加糖化血色素檢查
三、40-49歲
👼🏻狀態
👉心臟與血管明顯老化,彈性大不如前,若有心血管家族史,極可能有心血管疾病的潛藏因子,必須開始關注心臟問題
👉建議建立收集健檢報告的習慣,讓未來的檢查結果有比較對應的基礎
🧾建議
👉可以做一次完整的健康檢查,早些發現腫瘤或作為日後身體器官功能比對的基礎
👉每年應定期檢查心血管健康,掌控血脂、血壓等指標數據
四、50-59歲
👼🏻狀態
👉女性開始停經,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,鈣質流失增加,容易罹患骨質疏鬆
👉應關注腸道健康,並注意腸息肉、慢性潰瘍等病變,防止這些小的病變發展成腫瘤
🧾建議
👉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,並進行一次糞便潛血檢查
👉每2到3年做一次大腸鏡和胃鏡檢查,若有相關病史,則應該每年都進行一次
五、60歲以上
👼🏻狀態
👉應進行全面體檢,而不再是側重部分項目或覺得有問題才檢查
👉血管老化脆弱,聽力與視力弱化,耳朵👂和眼睛👁的供血血管可能突然栓塞
🧾建議
👉心腦血管、糖尿病、惡性腫瘤、腎功能損害、甲狀腺機能變化等疾病的檢查
👉定期檢查聽力和眼底病變,及早發現老年性白內障、原發性青光眼,並查看腦動脈是否硬化
每個人的健康狀況,以及器官保養情形都各有不同,建議與家醫科醫師或是健檢單位的諮詢人員進行討論,再視自己的預算目標進行選擇,做出最適合自身的健檢規劃!

👀參考資料:heho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