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立夏」養生之道
5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「立夏」😮
你知道立夏時節該如何保養身體嗎?🤔今天一起來了解!
「立夏」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,此節氣意味著夏天又濕又熱的天氣型態已逐步到來🥵
位處亞熱帶的台灣,此時天氣易讓人覺得悶悶的,出現不適感,也是細菌、病毒繁殖的旺季😱,容易引起急性腸胃炎、食物中毒等胃腸疾病的發生🤮
隨著氣溫逐漸攀升,陽氣漸長,人體能量消耗變多,心臟工作強度增大,需要補脾、養心🥰
夏天的致病之氣,主要是「暑氣」與「火氣」🔥
暑氣是極熱之氣,火太旺則損傷人體之氣,兩者均會消耗能量,使身體容易生病,需多注意「熱感冒」和「中暑」😖
高溫炎熱使人流汗,中醫認為:「汗為心之液」,流汗過多會消耗心臟的陰液,導致心陽更加旺盛,出現許多上火症狀,如口乾舌燥、情緒易怒、嘴破、冒痘痘、小便黃赤、大便乾硬、睡眠障礙等😢
🤩「立夏」時節保養法🤩
1️⃣晚睡早起,保持愉悅心情
避免大量出汗,減少因汗出傷陽會;順應自然「晝長夜短」,改成「晚睡早起」但不宜超過11點,並保持愉悅,別生氣發怒😳
2️⃣午間小睡片刻,有助健康
每天午睡 30 至 60 分鐘,可以養心,閉目養神也有幫助😌
3️⃣多補充水分,不過度運動
過度發汗易使人精神及體力下降更感疲勞,多補充水分非常重要。運動建議選擇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極拳等慢節奏的有氧運動,不感到疲憊為宜🏃
4️⃣飲食清淡袪濕、少燥熱降火氣
避免辛辣刺激、重口味、油炸、甜膩食物🚫
多吃降火氣食物,如蘿蔔、瓜類,多喝綠豆湯、青草茶、苦茶等🙆
5️⃣補脾養心、增酸減苦
紅色系食物「養心」如紅棗、枸杞、櫻桃🍒、番茄、紅麴、鮭魚、紅米、紅鳳菜等
補脾食物如山藥、蓮藕、蓮子、芡實、薏苡仁💁
酸味食物預防流汗過多,可生津解渴、健胃消食,如番茄🍅、檸檬、草莓、葡萄、山楂

6️⃣養「心」4 穴位
🎯內關穴
穴位:位於前臂掌側,腕橫紋下2寸,約3根手指
效果:可寧心安神、緩和頭痛頭暈,改善睡眠
🎯神門穴
穴位:位於前臂掌側,小指下方腕橫紋處
效果:可寧心安神、清瀉心火、穩定自律神經
🎯少府穴
穴位:位於手掌內,握拳時小指尖碰到的位置
效果:心經氣血聚集處,可發散心火、降心火氣
🎯勞宮穴
穴位:位於手掌內,握拳時中指尖碰到的位置
效果:中暑暈厥時可按壓,可提神醒腦、穩定思緒

資料來源:heho、健康遠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