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澡注意事項

洗澡注意事項

洗澡是每天必備事項,洗個舒服的澡不但能洗去污垢,還能洗去一身疲勞~

但你知道洗澡也是有要注意的地方喔!

洗澡時間若過久,容易使身體產生許多問題

洗澡時間應控制在淋浴10~15分鐘,泡澡20分鐘以內

洗過久誘發疾病

1.皮膚問題

  • 皮膚上的皮脂膜可防止水分流失,保持濕潤有光澤,最怕鹼性刺激和高溫破壞
  • 如果洗澡過於頻繁,角質細胞脫落,皮脂膜變薄,皮膚屏障破壞,會引起乾燥、瘙癢、皮屑

2.大腦缺氧

  • 泡澡時水蒸氣多,若浴室通風差,洗澡過久會出現大腦缺氧、暈倒、腦出血、心絞痛等症狀

3.頭暈、虛脫、多汗

  • 洗澡時,血液循環加速,會增加血糖消耗,引起眩暈、心慌、多汗等現象
  • 患有低血糖者,空腹洗澡要特別注意

4.易發心腦血管疾病

  • 冬季洗澡水溫高,在較熱環境下,皮膚毛細血管會擴張,致使血流加快,心臟出現反射性的心率加快,關掉熱水室溫降低後,毛細血管又會收縮,冷熱交替會刺激血壓與心律,容易引起中風或心臟病

不宜洗澡的時段

1.飯後

  • 用餐後人體血液會聚集在腸胃系統進行消化,洗熱水澡會使全身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,血液會向身體表面匯集,腸胃道的血流就相對減少,不利於消化吸收
  • 建議飯後至少30分鐘-1小時再洗澡

2.飯前空腹

  • 空腹時人體處於低血糖狀態,洗澡會使血液聚集於身體表面,導致腦部血液供應量減少,容易發生頭暈、昏倒的情況
  • 糖尿病患者、老年人、身體虛弱或血壓偏低的人都須特別小心

3運動後

  • 應休息片刻再洗澡,否則容易造成心臟、腦部供血不足

4.發燒

  • 當體溫升到38℃時,身體會額外多消耗20%熱量,而且在身體虛弱時洗澡更容易發生意外

5.酒後

  • 酒精與熱水澡都會促進人體血液循環,當兩者雙管齊下,往往會讓血壓快速下降,引起心血管疾病

參考資料 : Kknews、MEDICAL INSPIRE

 

4

About author
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