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坐-新的癌症

久坐-新的癌症
你有想過自己一天坐著🧘的時間有多長嗎?
 
📖一天上班上課八小時,加上吃飯🍽、搭車🚌、玩手機📱的時間,幾乎都維持坐姿。
📖美國大企業蘋果執行長庫克(Tim Cook)曾說過:「Sitting is a new cancer.」意指「久坐是新的癌症」!😱😱😱
📖世界衛生組織統計,全球每年有200多萬人是死於「久坐」引發的疾病,因此把久坐列為10大致死致病原因之一。
 
📖美國醫學期刊論文研究發現,人體是個非常會適應環境的系統,它會針對不同的身體活動模式做出特定的反應,當身體發現你長時間久坐,或者維持低耗能的活動,便會自動將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降低,延緩血液流動速度,進而造成慢性疾病發生,例如:心血管疾病、腰痛、肥胖等。
 
📖即使一天花兩到三個小時運動,長時間的久坐,依舊會讓身體適應靜態生活而做出上述的反應,無法減少罹患慢性病的風險。
 
📖現在就來仔細了解「久坐的影響」跟「改善方式」吧!
 
😭久坐影響
😥久坐傷心🖤
-心臟工作需求量減少,導致心臟功能降低,引起心肌萎縮,增加高血壓、動脈硬化等疾病風險
-血液黏度高,流動緩慢,對脂肪的消耗量小,容易讓鈣化物堆積在心臟
-每天多坐1小時,罹患冠狀動脈硬化的風險就提高12%
 
😥久坐傷腦 🧠
-久坐三小時以上,血液循環作用減弱,體內血液集中在下肢,大腦就會運行緩慢,供往大腦的氧氣和新鮮血液也會減少,容易頭暈、情緒低落、降低思維活力,甚至造成腦部損傷、老年癡呆症
 
😥久坐傷血管 💔
-久坐不動會讓腿部肌肉收縮減少,下肢血流速度減慢,增加血栓發生的風險
-久坐超過3小時,罹患下肢靜脈血栓的機率增加2倍,連續久坐12個小時以上,肺栓塞風險更是大幅提高
 
😥久坐傷胰 😵
-當肌肉細胞處於閒置時,胰臟反應會變得緩慢,提高罹患糖尿病可能
-統計顯示,長期久坐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112%
 
😥久坐傷骨骼肌肉 💪🏻
-用進廢退,肌肉和骨骼長期處於休息狀態,容易引起腹部肌肉和骨骼的疲軟,造成肌耐力衰退
-頸肩與腰背長時間處於緊繃的固定姿態,會導致血液循環不佳、肩頸腰背僵硬疼痛、頭痛或頸椎疾病
 
😥久坐傷腸🤢
-胃部蠕動減慢,再加上腹腔、盆腔、腰部血液循環不順暢,導致腸道免疫功能下降,容易罹患結腸癌
-長期保持坐姿不動,也容易導致痔瘡

🧐改善方式

🧐時常起身走動🚶‍♀️
-保持起身習慣,每坐20到30分鐘短暫休息、起身走動
-坐著也可彎彎腰、抬動肩膀與深呼吸,以減輕肌肉緊繃
-坐著時可以踮腳促進下肢血液循環
 
🧐進行椅部運動👟
-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,縮小腹再抬起一條腿,直至腿部發痠後再換另一條腿,可鍛練大腿四頭肌
-兩腿夾住一個礦泉水瓶,再抬起腳跟2分鐘,可鍛練膝蓋周圍的肌肉
 
🧐腳下墊枕頭抬高腿部🦶
睡覺時在腳下墊枕頭,有助血液循環,同時改善下肢水腫或防止下肢血栓,但心臟病患者不宜採取這種作法
利用空閒的時間活動身體,即使再忙碌的上班族也可以擁有健康好習慣~
👀參考資料:heho、媽媽經
#真茂健康小舖 #久坐 #坐姿 #世界衛生組織 #低耗能 #新陳代謝 #慢性疾病 #心血管疾病 #腰痛 #肥胖 #靜態生活 #心肌萎縮 #高血壓 #動脈硬化 #頭暈 #情緒低落 #降低思維活力 #腦部損傷 #老年癡呆症 #血栓 #胰島素 #糖尿病 #用進廢退 #肌耐力 #結腸癌 #痔瘡 #起身走動 #踮腳 #大腿四頭肌 #水腫
9

About author

Share